requestId:6877d20cbe3cd5.81984164.
5月23日起,無錫市生態環境局就《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計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無錫市目標到2024年,1家長流程鋼鐵企業加入鋼鐵產能;到2025年,1家長流程鋼鐵和2家短流程鋼鐵企業周全完成超低排放包養網改革和評估監測。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2026是縮成一團,微弱地哼叫著。年前完成水泥生產企業(不含礦山)和獨立粉磨站(含生產特種水泥、協同處置固廢的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革。
關于征求《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佈告
無錫市被生態環境部列進第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城市試點。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清單的函》請求,結合本市實際,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研討草擬了《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計劃(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相關意見請于2024年6月22日前通過電子郵件方法發送至:wxsthjzhc@163.com。
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計劃
(征求意見稿)
為深刻貫徹黨中心、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嚴重戰略決策安排,周全落實生態包養留言板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造委等六部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計劃》(環綜合〔2022〕42號)和《江蘇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計劃》(蘇環發〔2023〕1號),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清單的函》(綜合函〔2024〕18號)請求,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任務計劃。
一、總體請求
(一)指導思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深刻貫徹習近生平態文明思惟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任務主要唆使精力,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年夜會精力,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周全綠色轉型的總抓手,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任務,加倍重視源頭管理、系統管理、綜合管理,加速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安排、一體推進、一體考察的軌制機制,周全晉陞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和管理才能,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深刻打好打贏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淨化防治攻堅戰和奮力建設漂亮中國先行區無錫樣板做出積極貢獻。
(二)任務原則
堅持系統觀念。依照“減排量、擴容(匯)量、控增量、調總量、提質量、促發展”的總體思緒,以應用為導向,以減排為抓手,以創新為動力,以產業為支撐,以開源為最基礎,以協同為手腕,推動減污降碳協同任務。
強化源頭防控。緊盯環境淨化物和碳排放重要源頭,凸起重要領域、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強化資源動力節約和高效應用,加速構成有利于減污降碳的產業結構、生產方法和生涯方法。
凸起創新示范。堅持先行先試,實施傳統行包養網業綠色低碳轉型、環太湖減污降碳摸索、環保產業集聚發展等創新示范,打造特點典範做法,構成具有無錫特點的減污降碳協同現實路徑。
重視機制創新。充足應用現有法令、法規、標準、政策體系和統計、監測、監管才能,完美治理軌制、基礎才能和市場機制,一體推進減污降碳,構成有用激勵約束,無力支撐減污降碳目標任務實施落地。
(三)重要目標
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發展形式基礎構成,建成一系列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標桿項目,構成一批重點行業協同管理工藝和技術清單,典範創新經驗做法獲得有用推廣,減污降碳協同度達到同類型城市領先程度。
到2024年,基礎搭建完成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評價指標體系,明確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治理機制、形式路徑和政策舉措,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任務格式基礎構成。
到2025年,確立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并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年包養網VIP度評價,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4%,碳排放強度降落與生態環境質量改良協同推進成效初顯,減污降碳協同度持續進步。
到2026年,持續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年度評價,構成一套相對完美的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治理機制、形式路徑和政策舉措,碳排放強度降落與生態環境質量改良協同推進獲得明顯成效。
二、重點任務
(一)摸索傳統產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形式
嚴禁鋼鐵行業新增產能,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革與節能降耗協同治理,到2024年,1家長流程鋼鐵企業加入鋼鐵產能;到2025年,1家長流程鋼鐵和2家短流程鋼鐵企業周全完成超低排放改革和評估監測。〔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造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國民當局,以下均需各市(縣)、區國民當局落實,看起來不像流浪貓。」不再列出〕實施印染行業三年行動計劃,以江陰市和惠山區為重點,實施“三品”行動、產業集聚、創新晉陞、智能制造、綠色發展五年夜工程,打造“10+15”的總體空間布局(10個印染集聚區,15家優質企業作為保存晉陞點),到2025年,全市印染企業廢水排放總量和重點水淨化物排放總量削減35%,印染行業碳排放量明顯降落。〔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2026年前完成水泥生產企業(不含礦山)和獨立粉磨站(含生產特種水泥、協同處置固廢的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革;以宜興市為重點,推動水泥產能壓減整合,并實施水泥行業原燃料替換,建設協同處置普通工業固體廢物才能,到2025年,熟料產能由780萬噸/年減至600萬噸/年,新增普通工業固體廢物處包養置才能20萬噸/年。〔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包養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包養網)鼎力發展可再生動力
組建甜心花園無錫市動力集團無限公司,整合市屬非上市動力企業,促進新動力年夜規模應用。(責任部門:市市政集團)有序推進江陰市、宜興市、錫甜心花園山區、惠山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任務,推動兩個及以上地區建玉成國整縣(市、區)分布式光伏開發示范縣(市、區),到2025年,累計光伏裝機并網容量達到280萬千瓦以上。〔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造委〕科學有序建設環境友愛型疏散式風電,將建設重心由北(江陰市)向西(宜興市)推移。〔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造委〕
(三)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方法
實施農藥化肥減施增效行動,建設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有機肥替包養網換,到2025年,化肥、農藥施用量分別較2020年降落3%和2.5%。〔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強化秸稈焚燒管控,推廣秸稈破壞拋灑、機械還田,配套應用調氮促腐辦法,進步泥土有機質含量。〔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整區包養金額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包養改良基礎設施條件晉陞農田草地有機質,增強泥土固碳才能,2025 年前完成滆湖宜興地區約1.2 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將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革請求納進高標包養網準農田建設標準,應用現有溝、渠塘或河濱等,建設肥水搜集池(塘)、生態調蓄塘、生態攔截溝渠及再包養應用設施等,晉陞對農田排水中淨化物的攔截凈化及循環應用程度,到202包養5年,基礎實現高標準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革。〔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實施養殖水池生態化改革,建設生態化養殖設施,構建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形包養式,在促進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的同時,構成漁業碳匯。〔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推廣“種養結合”形式,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形式,鼓勵漁光一體養殖形式。〔責任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造委〕
(四)打造環太湖減污降碳協同示范形式
實施推動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最基礎性好轉“1+9”行動計劃,重點采取生態平安緩沖區建設、濕地恢復與建設、生物多樣性堅持等針對性辦法,晉陞太湖流域水系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凈化才能,增強水生態系統的固碳才能,到2025年,高標準完成宜興龍池山、濱湖長廣溪2個生態島試驗區建設,每年梳理生態平安緩沖區包養網項目不少于15 個,每年至多完成2 個生態平安緩沖區項目建設。〔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高程度建成環太湖城鄉有包養網機廢棄物處理應用示范區,通包養過資源整合,構建協同收運、協同處理體系,建成市政污泥-藻泥-餐廚渣滓-其他有機廢棄物-生涯渣滓焚燒電廠協同耦合循環應用的示范園區,下降單個類別有機廢棄物收運處理過程中的能耗,并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效的資源和產品。〔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政園林局、市城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國聯集團〕打造環太湖“零碳”、“低碳”發展載體,高程度規劃建設新吳區零碳科技產業園、無錫經開區中瑞低碳生態城,開展“零碳、低碳”技術研發應用、結果轉化和產業集聚。〔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造委〕
(五)樹立路況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形式
鞏固推進大批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推進大批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工礦企業、糧食儲備庫等重點企業向鐵路運輸轉移,推進鋼鐵、包養網站石化、特鋼、風電、裝備制造等臨港貨物“公轉水”,2025年旱路、鐵路貨物周轉量分別較2020年增長13%和30%擺佈,營運貨車和貨船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落3%。〔責任部門:市路況運輸局、市發展改造委〕實施“綠色車輪行動”,裁減高排放機動車輛,推廣應用新動力、清潔動力車輛和非途徑移動機械。〔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路況運輸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綠色全電工地”試點,推進全電非途徑移動機械和渣土車試點應用,嚴格落實各項抑塵辦法,打造環保示范工地。〔責任部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推動航運全性命周期綠色低碳轉型,以低碳化為導向推廣岸電、新動力船舶等路況清潔動力裝備應用,以綠色化為導向持續深化船舶口岸淨化防治。〔責任部門:市路況運輸局〕持續晉陞機場機位的岸電設施設置裝備擺設率和岸電應用量。包養〔責任部門:無錫蘇南國際機場〕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建設,2025年前建成1-2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區,新增或更換新的資料城市貨運配送車輛新動力比例力爭達到80%。〔責任部門:市路況運輸局、市公安局、市郵政治理局〕
(六)推進水淨化管理協同增效
嚴格工業用水把持,推廣工業節水技術,摸索在電子信息等高耗水行業建設一批節水型企業。〔責任部門:市水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強化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試點在蘆村污水處理廠等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率先在市屬污水處理廠采用包養網評價高效水力輸送、混雜攪拌和鼓風曝氣裝置等高效低能耗設備,推廣污水處理廠應用污泥沼氣熱電聯產及水源熱泵等熱能應用技術,減少整個污水處理廠能耗。〔責任部門:市市政園林局,市市政集團〕強化污水廠尾水資源化應用,建設尾水濕地公園,到2025年,完成北尖公包養網單次園凈水廠工包養程,打造集“污水處理—生態濕地—臨水公園”為一體的生態環保式污水廠。〔責任部門:市市政園林局〕
(七)推動泥土淨化綠色低碳修復
公道規劃淨化地盤用處,鼓勵農藥、化工等行業中重度淨化地塊優先規劃用于拓展生態空間,下降修復能耗。〔責任部門:市天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鼎力推進梁溪區國家泥土淨化防治先行區建設,研發并推廣綠色生態耦合修復形式和修復技術,引導建設用地泥土淨化防治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發展。〔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推動嚴格管控類受淨化耕地植樹造林增匯,實施宜興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復綠工程,摸索在封場渣滓填埋場規劃建設光伏發電,在江陰淨化地塊規劃建設風力發電。〔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天然資源規劃局、市發展改造委〕
(八)加速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安身無錫市環保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優勢,以江陰市、宜包養合約興市、新吳區為焦點,依托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機械裝備產業園、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台灣包養網、新吳區國家高新區等焦點載體,以及江包養感情蘇省環保技術創新中間、水淨化把持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討所等創新平臺,不斷完美以高端環保裝備、高端節能裝備、資源循環應用技術及裝備為焦點的現代節能環保裝備及產品體系,打造產品品類包養行情齊全、產地brand優勢顯著的“一站式”節能環保設備及服務創新基地,建設國內領先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到2025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衝破1700億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以宜興環保科技產業園區為重點,推進水處理裝備制造業低碳發展,研制高效節能水處理裝備焦點效能指標及檢測技術體系,并樹立針對水處理成套裝備標準化制造信息全流程全性命周期的平臺,進行裝備標準化生產工業示范,打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相關產業集聚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九)建設一批重點領域協同創新標桿項目
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標桿項目,完成興澄鋼鐵等企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革,高標準建成周莊等10個印染集聚區,打造全國首家工業廢水資源概念廠,建成并正式投運活性炭再生“綠島”,建成一批高端膜資料技術應用于淨化管理包養行情和工業流程再造的研討及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環保集團〕充足應用無錫市低碳信息平臺等監測網絡平臺,做好碳污排放監測治理,開展碳排放在線監測計量技術研討。〔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環保集團〕依托市環保集團組建太湖研討院,圍繞太湖管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領域,推進基礎研討和技術創新研發應用。〔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環保集團〕
(十)構成一批重點行業協同管理工藝和技術清單
推動制訂減污降碳相關指導目錄,制訂并更換新的資料環保產業鏈圖譜和招商指導目錄,鼓勵參考《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2019版)》加速應用先進工藝設備,發布部門產業園區環境準進治理辦法。〔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研討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指南及處所標準,摸索發布《有機廢氣燃燒法管理設備運行治理及檢查規范》《涉VOCs排放企業活性炭吸附系統標準化指南》《加油站油氣排放把持指南》等技術指南,出臺《無錫市涉VOCs企業活性炭全性命周期閉環治理辦法》,推動年夜氣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制訂《再包養網生硫酸銨》《再生異丙醇》《再生氟化氫銨》《再生NMP》《再生PM》等團體標準,推動固廢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構建泥土修復在核算方式、能耗強度、生態指標、城鄉規劃等方面的標準體系,摸索樹立無錫市泥土低碳修復處所技術標準,推動泥土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環保集團〕
三、保證辦法
(一)加強組織保證
成立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領導小組,市當局分擔領導任組長,各市(縣)、區國民當局、無錫經開區管委會和市發展改造委、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為成員(詳見附件3)。〔責任部門: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抓好任務落實,制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實施計劃,每年度制訂年度任務計劃,并樹立按期調度、評估和考察軌制,推動構成當局主導、部門聯合、條塊聯動任務格式。〔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樹立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導向的綜合評價考察機制,從重點領域淨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減排量、減排比例、企業減污降碳管理技術和協同度等角度構建減污降碳協同評價指標體系,并將協同度評價結果納進到無錫市高質量發展考察實踐。〔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委組織部〕深化“碳普惠制”建設,摸索構成具有減污降碳深度融會特征的城市治理機制。〔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二)加強協同引導
樹立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項目庫,統籌設定專項資金支撐重點項目建設,創新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擔保、綠色基金等金融政策,奉行“包養甜心網環基貸”項目貸款,推廣EOD等開發形式,并融進減污降碳協同請求,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年夜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重點項目標支撐力度。〔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處所金融治理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造委〕周全推進宜興環包養科園國家綠色金融改造試驗區焦點區建設,加速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行李箱滑過藍色的地磚,留下兩道水痕。服務,拓寬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建設項目融資渠道。〔責任部門:市處所金融治理局〕
(三)凸起科技引領
建設無錫市“數字太湖”聰明感知平臺,推進總磷、污水、藍藻水華等熱力圖“多圖合一”,動態把握、分類管理太湖全流域重要淨化物,買通太湖無錫流域協同監測信息鏈,不斷進步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信息化、聰明化程度。〔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依托無錫市節能環保產業聯盟,樹立節能環保產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創新聯合體,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產業鏈協同攻關,加速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科技裝備和產品研發制造及轉化應用。〔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環保集團〕培養協同減排的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城鎮污水低碳資源化、有機廢棄物低碳資源化處置、工業廢水資源化應用等領域技術驗證中間,為環保產業發展供給技術支撐。〔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四)強化用地保證
超前謀劃減污降碳協同推進任務,在國土空間規劃「嗯,吳姨再見。」中預留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綠島”項目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責任單位:市天然資源規劃局〕深刻開展以“畝均效益論好漢”的工業企業資源應用績效評價,通過在項目攙扶、地盤供給、排污、用電、用水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和特點產業集群集聚。〔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五)加強宣傳力度
加年夜宣傳力度,應用“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全國低碳日、全國節能宣傳周等廣泛開展活動,充足應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渠道,鼎力開展減污降碳宣傳任務,鼎力宣傳減污降碳任務成效、典範經驗和先進事跡,構成濃厚氛圍。〔責任部門: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積極向全社會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完美公眾監督和舉報反饋機制,進步環境決策公眾參與度。〔責任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附件:1.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清單
2.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項目清單
3.無錫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名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