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7f3978698b69.59841776.
新華網南昌1月17日電(趙瑞明 包養通訊員 黃宗振) 近日,上饒縣清水鄉墩底村熱鬧非凡,一場“精準扶貧同包養網圓中國夢”扶貧政策宣傳文藝演出在這里舉行。快板《精準扶貧奔小康》、小品《第一書記》、三句半《精準扶貧政策好》等節目深深感染了在場的觀眾。
扶貧先扶志,立志先怡情。2017年以來,上包養饒縣通過文化熏陶、思想引導、典型帶動等方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以強大的精神動力美化生活家園、豐富精神家園。
文化熏陶潤物無包養網聲 包養網營造脫貧攻堅包養網良好包養氛圍
寬敞明亮的文體活動室,書籍滿屋的閱覽室、美觀大氣的文化廣場……在上饒縣皂頭鎮三聯村,公共文化設施一應俱全。
2017年以來,上饒縣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豐富文化娛樂活動內容,為脫貧攻堅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高。2017年,上饒縣在91個貧困村統一投資建設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廣場,實施文化活動室項目包養89個,村級文化廣場31個;投資1149萬元實施包養“戶戶通”工程,惠及農戶383包養00戶。
——文化娛樂活動更加豐富。以重大節慶日為時間點,以“精準扶貧、文藝同行”為主線,開展了送春聯進社區進農村進農戶等系列文化活動。各鎮鄉(街道)自行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也豐富多彩,開展了黃沙嶺鄉麻墩村春晚、尊橋木雕文化藝術節、皂頭三聯村文化月包養網等民俗文化活動。
——文藝精品力作不斷呈現。2017年3月,江西省唯一一部由民營劇團打造包養網原創贛劇現代戲《斧頭將軍》作為包養江西省五部劇目之一在全國“兩會”期間進京演出;同年5月,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葉松清創作的《天賜良雞》五層鑲彩剪紙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銅獎;全面反映該縣歷史人文景觀的書籍《人杰地靈上饒縣》正包養網在積極籌備中……
現如今,在上饒縣,每個鄉村不但擁有較為健全的文化“硬件”,更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拉二胡、看演出、跳廣場舞……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讓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更包養加豐富。
思想引導固本培元強化脫貧致富精神支撐
2017年5月,該縣在皂頭鎮三聯村舉辦“移風易俗 上饒青年在包養網行動”集體婚禮活動,來自各行業的10對新人身穿中式傳統婚服,撐著油紙傘,一起從三聯村路口騎自行車組成“幸福車隊”前往農包養耕文化廣場,在簽到板上包養網簽名,寫下愛的誓言。
2017年以來,上饒縣深入開展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主題系列活動,大力推動家風家訓進祠堂、進祖包養屋、進廳堂,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主動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共促扶貧、共奔小康的濃厚社會氛圍。
——掛點督導有舉措。實行縣文明包養網委領導掛點督導制度,在全縣所有的行政村做到“六個全覆蓋”:“紅白理事會”全覆蓋、“凡人善舉,好人好事光榮榜”全覆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全覆蓋、農家書屋全覆蓋、農村包養生活垃圾清理全覆蓋、志包養愿服務全覆蓋。
——推進工作有保障。按照一塊包養網牌子、一個禮堂、一座廣場、一項機制、一套制度“五個一”模式,不斷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
——開展活動有創新。舉行全縣“推動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十大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移風易俗萬人簽名活動、舉辦“移風易俗人人學,文明新包養網風家家傳”主題公益晚會等活動。
典型引領示范帶動 提供內生動力助推脫貧
“葉勤生一家人不等不靠,年老的父母親還堅持包養網在后山種菜。”“葉勤生本人既承包田地,又養了豬羊,通過辛勤勞動,家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家應該評為‘最美脫貧戶’。” 2017年12月,五府山鎮坂心村的村民們在推薦“最美扶貧人”時多次提包養到了包養葉勤生。
去年以來,上饒縣在全縣開展選樹典型活動,以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抓好典型的培育。上饒縣切實把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的培養選樹擺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來,在全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包養網堅戰中善于發現、注重培養先進典型。
——抓好典型的宣傳。大力宣傳典型的先進經驗,充分利用報紙、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工作力度,使脫貧攻堅典型示范戶的新觀念、新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得到傳播,營造學習先進、宣傳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通過學習和推廣先進典型的經驗,努力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不斷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神力量,凝聚向優秀典型看齊、勤勞致富的強大動力,在獲得外部“包養網補血”力量的支持下,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早日走包養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完)
TC:
發佈留言